近年来,喀什地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在财政资金特别是政府专项债券的精准支持下,“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和中欧班列南疆集结中心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喀什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财政资金精准滴灌,枢纽建设全面提速。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占比达80%,重点支持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一是建成2.4万平方米海关监管中心,配备智能化查验设备,实现“一站式”通关;二是建成15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储区,其中冷链仓储达3.78万平方米;三是完成铁路装卸作业区建设,年设计吞吐量达50万标箱。通过专项债券资金的科学调度,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二、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外贸增长动能强劲。项目建成后,喀什的跨境物流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一是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二是物流成本明显下降;三是班列开行量快速增长,带动喀什本地农产品、机电产品等出口增长。四是吸引产业集聚,冷链物流和仓储设施完善后,将吸引跨境电商、冷链食品加工等企业入驻,形成“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三、带动就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是直接就业,项目运营后,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涵盖物流、仓储、海关服务等领域。二是产业联动,物流枢纽的建成将促进喀什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升级,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区域协同,进一步增强喀什对南疆乃至中亚的辐射能力,推动形成“东联西出”的开放格局。
四、运营机制创新,财政可持续性增强。项目创新采用“专项债+市场化运营”模式,确保长期可持续,一是与运营方签订承包运营合同,收益来源为物流服务费、仓储租赁等经营性收入,通过收取运营费可覆盖部分债务本息,减轻财政压力。二是随着班列加密和贸易增长,未来税收及土地增值收益将反哺地方财政,形成良性循环。
该项目的建成投用,标志着喀什实现了“西部边陲”到“亚欧黄金通道”的战略升级,也是财政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范例,不仅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也为南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